日韩欧美视频在线_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_欧美日韩午夜大片在线观看

  • <bdo id="cx6rv"></bdo>

    <ruby id="cx6rv"><strike id="cx6rv"></strike></ruby>
    <address id="cx6rv"><var id="cx6rv"><strike id="cx6rv"></strike></var></address>

    以茶換外匯!小茶葉,挑大梁!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以茶換外匯!小茶葉,挑大梁!

      中國紅,是我們信仰的顏色! 

      中國茶,是我們自信的守望!
      在茶——
      這片小小的樹葉上,
      我們看到了
      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也看到了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力量!
      2021年國慶期間
      “茶道傳媒”推出
      《國慶特輯》
      回顧中國茶業(yè)的百年復興路


      01、出口創(chuàng)匯 :小茶葉,也可以挑大梁
      國慶節(jié) 2021

      中茶福州分公司1950年工作總結會議


      新中國成立前夕,連年戰(zhàn)爭早已讓中國經濟千瘡百孔,財政赤字龐大,而且國內國外都還不太平。
      如果不解決經濟困難,“將要影響前方部隊的戰(zhàn)斗力和生活,影響到人民的生活與城市的生產,影響到軍民關系與上下團結,影響到各方面”。(新華社《開展精簡節(jié)約運動》,1949年8月10日)

      上世紀50年坦洋工夫出口裝箱


      在外匯儲備上,中國亦是捉襟見肘,1912~1949年全國進出口貿易均是入超。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新生的共和國實行了全面封鎖和禁運。
      困境面前,中國一方面大力恢復發(fā)展茶葉生產,一方面積極同蘇聯(lián)及其它社會主義國家開展對外貿易。其中,中蘇貿易占比最大。
      然而,中蘇貿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國向蘇聯(lián)的還款。據(jù)《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規(guī)定,茶就是中國向中國償還貸款的重要商品之一。

      周恩來總理與蘇聯(lián)外交部維辛斯基部長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譬如,1949年11月23日成立的中國茶葉公司(以下簡稱“中茶”),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出口創(chuàng)匯1.4億美元,均用于償還貸款,為新中國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1949年11月23日,時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陳云批準成立中國茶葉公司

      1949年12月,《人民日報》刊登文章宣布中國茶葉公司成立,負責全國統(tǒng)一收購及外銷的報道
      盡管如此,中國對外貿易網(wǎng)畢竟還是太小了,天然橡膠、藥品、機械設備、化工產品等許多重要物資還需仰賴資本主義世界進口。因此,中國迫切需要打開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換取國際結算貨幣美元。
      天無絕人之路。
      這一時期,以香港為主的港澳及東南亞地區(qū)為中國獲得外匯打開了一扇“窗”。中國香港,此時已是世界著名的轉口貿易中心。內地的茶及其它農副產品,通過香港轉口到英、澳、印、美、日、荷、法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并且貨物銷港后可直接換取現(xiàn)匯。

      上世紀50年代香港街頭


      在出口的農副產品中,茶的“含金量”很高。據(jù)1963年廣東省一項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出口一噸茶葉可換12噸鋼材、或20噸汽油、或20噸化肥、或3噸橡膠,5噸茶葉可換一部拖拉機”。用茶葉換回的化肥又可以促進糧食增產,“出口一噸茶葉可換回20噸化肥,如以一斤化肥能增產糧食5斤計算,出口一噸茶葉可換回的化肥可增產20萬斤糧食,每年出口的茶葉換取化肥,可增產糧食120億斤,等于當時廣東省糧年產量的55%,可供4000萬人一年的生活”??梢?,小小的茶葉,蘊藏著多大的能量。

      1972年,廣西梧州茶廠六堡茶小包裝(梧州茶廠供圖)


      1949~1984年,中國茶葉都是在計劃經濟體制內,實行統(tǒng)購統(tǒng)銷,中茶作為“共和國長子”,為新中國出口創(chuàng)匯肩負起了重任。它的產品,涵蓋了紅、綠、白、青、黑、花等多個茶類的名優(yōu)茶,銷售網(wǎng)絡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尤其是“海堤”“蝴蝶”“猴王”“新芽”“向陽花”等多個子品牌享譽世界。因此,在許多國外消費者眼中,中茶就代表著中國茶。

      1952年11月,中國茶業(yè)公司監(jiān)制的“中茶”牌紅“中”紅“茶”字茯茶


      據(jù)統(tǒng)計,1949~1992年,中茶累計出口創(chuàng)匯達750多億美元,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fā)展貢獻甚巨。
      改革開放以后,尤其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隨著中國國力與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國茶出口有了跨越式的提升。

      毛主席會見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


      1984年6月7日,《國務院批轉商業(yè)部關于調整茶葉購銷政策和改革流通體制意見的報告的通知》正式發(fā)布。從此,除邊銷茶外,茶葉經營徹底放開,有許多民營企業(yè)也紛紛加入到茶葉對外貿易中來。

      安溪茶廠里的老茶箱,見證了上世紀90年代福建烏龍茶外銷市場的興盛


      在接下來的30多年時間中,雖存在無序惡性競爭、遭遇綠色壁壘掣肘等問題,但中國茶葉出口總體向好,量價穩(wěn)步齊升,在向世界輸出茶葉的同時,也輸出燦爛的中華茶文化。


      圖文:茶道傳媒,信息貴在分享,若涉及版權,聯(lián)系刪除!